研磨测微螺杆和测砧测量面测微螺杆测量面的研磨方法一般有两种:
一种用四块研磨器研磨。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原理合理,设备简单,效果明显,但是不易掌握,特别是对大中型千分尺,研磨效率和质量不高。具体方法如下:将一只标准螺杆装入套管中,在研磨台上放一块平行平晶,并使标准螺杆测量面与平晶接触。然后将工具放倒,从研磨台底座的通孔观察接触情况,同时用四只螺钉调整支臂,直到测量面上的干涉带不超过一条。
另一种在工具上研磨。这种方法容易掌握,研磨效果好,效率很高。具体方法是:研磨时将研具放在平板上,待修测微螺杆连同微分筒插在三组轴承之间,旋动予柄将螺杆央住,夹紧程度以手能轻轻转动螺杆又无摆动为限,然后前后推拉研具,并不断顺时转动螺杆进行研磨。测砧测量面的修研,异形量具厂家,对于(0~25ram)千分尺,将修好的测微螺杆装入尺架中,并以其测量面为基面,上面涂油,用上述方法研磨测砧测量面。
现代千分尺的诞生
现代标准的千分尺具有U 型结构和单手操作的特点。很多生产商都采用千分尺这一共同的设计。这一典型设计可追溯至1848年,法国发明家J. Palmer 获得了称为Palmer 系统。现代千分尺几乎都遵循了Palmer 系统的基本设计,异形量具,比如U 型结构、套管、套筒、心轴和测砧等。在千分尺的历史Palmer的贡献不可估量。
千分尺的发展壮大
美国B&S公司的Brown & Sharpe 参观了于1867 年举行的巴黎国际博览会,他们在那里见到了Palmer 千分尺并把它带回了美国。Brown & Sharpe 仔细研究了他们从巴黎带回的千分尺,并在其中增加了两个机构:一个能更好的控制心轴的机构和一个心轴锁紧装置。他们在1868 年生产出了袖珍型千分尺并在第二年将之推向市场。
千分尺存放时注意事项
如果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刻度的下刻度线之间无上刻度线,测量结果即为下刻度线的数值加可动刻度的值;如微分筒端面与下刻度线之间有一条上刻度线,测量结果应为下刻度线的数值加上0.5毫米1.存储时避免阳光直射。 2.存储在通风性良好、低湿度的场所。 3.存储在没有灰尘的场所。 4.如果存放在箱子或其它容器中,箱子或容器不能放在地上。 5.存放期间,测量面之间应该留有0.1mm到1mm的空隙。测微螺杆可前进或后退0.5mm,异形量具订制,因此旋转每个小分度,相当于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这0.5/50=0.01mm。可见,异形量具定制,可动刻度每一小分度表示0.01mm,所以以螺旋测微器可准确到0.01mm0.01mm。由于还能再估读一位,可读到毫米的千分位,故又名千分尺。
姓名: | 李克辉 ( 销售经理 ) |
手机: | 13752007405 |
业务 QQ: | 727884924 |
公司地址: | 天津市南开区密云路新南马路五金城二区30栋109号 |
电话: | 022-87885269 |
传真: | 022-27625645 |